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水深触雷爆炸时脊髓损伤的特点和机制,为两栖登陆作战触雷爆炸伤的救治和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6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陆地组、浅水组和深水组,每组16只。雷管爆炸致伤后取出动物脊髓切片染色,比较各组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含量和伤后3、6和12 h动脉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髓磷脂碱性蛋白(MPB)表达水平。测试陆地组、浅水组和深水组新西兰大白兔第3腰椎椎管内冲击波压力峰值和椎体加速度峰值。结果浅水组脊髓多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为43.75%,深水组水平面附近脊髓挫伤发生率37.50%和神经根点状出血发生率62.50%。深水组和浅水组伤后3、6、12 h的GFAP、NSE和MPB均较陆地组表达显著增强(P<0.05)。深水组起爆后形成水泡,56 ms后冲出水面;浅水组在起爆后2 ms爆炸气体直接冲出水平面,形成水柱。深水组椎管内压力峰值均高于浅水组及陆地组(P<0.05);深水组和浅水组的椎体加速度峰值高于陆地组(P<0.05)。结论浅滩地雷爆炸会导致严重的脊髓损伤,不同水深的地雷爆炸损伤机制不同,伤情特点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