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江苏典型养殖区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中药物残留现状与食用安全健康风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PLC-MS/MS),根据斑点叉尾鮰生长周期分3次(3月、7月和10月)对江苏5个养殖区6类共37种药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个斑点叉尾鮰养殖区6类37种药物最大残留量总体合格率91.7%,硝基呋喃代谢物类、磺胺类及大环内酯类均未检出。酰胺醇类中氯霉素均未检出,甲砜霉素检出率8.33%,含量在ND~6.32μg/kg;氟苯尼考检出率54.2%,含量为ND~269.5μg/kg, 2种抗生素含量均在最大残留限量以下。喹诺酮类中4种禁用药物(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未检出,仅有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被检出,在两个检测点位超过最大残留限量100μg/kg,为确保食用安全性,建议经过20 d以上的休药期再上市。通过膳食暴露评估,恩诺沙星EDI/ADI为0~1.34×10-2;甲砜霉素为0~1.07×10-4;氟苯尼考0~1.18×10-2。3种抗生素EDI/ADI值均远远小于1,表明对人群膳食暴露评估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1,11(5):01-08]

  • 单位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