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的网络犯罪治理秉行“宣传防范”和“重点打击”双重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但犯罪形式的多重嬗变加剧了治理难度,强化“宣传教育”成为治理的主要渠道。网络犯罪宣传教育防范具有社会参与性、广泛覆盖性和信源权威性的特点。囿于统筹规划缺失、内涵文化有限等难题,现阶段网络犯罪防范宣传呈现出宣传内容“悬浮化”,宣传形式“被动化”和宣传效果“内卷化”的弊端,这与宣传目标的达成和宣传效益的实现间存在抵牾。结合当前网络犯罪防范宣传的现实困境,应立足宣传规律的渐进逻辑实现宣传教育的进路范式转型,从做出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科学“深嵌”,到实现情感融入、多元同一的深度“共鸣”,再至推动认知达成、意识激活的自我“内化”,最终建构起即时反馈、知行合一的思维“迁移”逻辑层面,提升新时期网络犯罪宣传教育防范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