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两宋之际,指南针的应用标志着帆船航海进入计量航海时代。越洋航线可以按罗盘针位设计为连续转向的航路,即针路。据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和朱彧《萍洲可谈》的相关记载,至迟在北宋宣和年间,指南针已在东海和南海几乎同时应用于海船导航;吴自牧和赵汝适关于南海主海道的记录均强调了指南针的重要性;赵汝适的《诸蕃志》已有罗盘针位的记载;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则介绍了连续转向航路的导航要点和全过程。这些说明了宋代的南海海道已经按针路行船。元代,针路航海进入成熟阶段。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记载了从温州到真腊的完整针路,而反映元代海漕情况的《海道经》中的“海道”已可称为要素完备的针路簿。根据指南针在南海航线的普及情况,南海更路簿的形成时间当不晚于南宋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