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采取双源CT低剂量扫描方式对于判定上肢动静脉内瘘的价值,辅助对病变早期进行合理干预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6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进行上肢内瘘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的3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对上肢动静脉内瘘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对象均进行双源CT检查,针对内瘘狭窄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部位共计71处,其中局限性狭窄43处,节段性狭窄28处;位于前臂的狭窄25例共计55处狭窄病变,以病变所处部位不同,流入道狭窄40处,其中近吻合口动脉狭窄4处(7.27%)、吻合口狭窄6处(10.91%)、静脉侧狭窄30处(54.55%);流出道狭窄15处,吻合口与狭窄远心端距离3~5 cm为11处(20.00%)、吻合口与狭窄远心端距离5~10 cm为3处(5.45%)、吻合口与狭窄远心端距离> 10 cm为1处(1.82%)。上肢动静脉狭窄位于上臂的5例共计16处狭窄病变,其中静脉侧狭窄10处(62.50%),吻合口与狭窄远心端距离3~5 cm狭窄2处(12.50%),吻合口与狭窄远心端距离5~10 cm为4处(25.00%)。结论:对上肢动静脉内瘘情况,采取双源CT低剂量扫描检查可以对内瘘狭窄情况进行观察,评估狭窄部位以及程度情况,继而为临床合理干预提供有利帮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