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苯中毒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慢性苯中毒患者63例为观察组,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员63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苯中毒观察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M(P25,P75)分别为[3.27(3.11,4.07)]×109/L、[3.91(3.57,4.30)]×1012/L、[112.00(103.00,126.00)]g/L、[182.00(143.00,228.00)]×109/L,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T、APTT分别为[11.45(11.00,12.10)] s、[27.25(24.78,30.90)] s,对照组分别为[11.60(11.10,12.10)]s、[27.90(24.90,30.20)] s,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T、FIB分别为[17.40(16.30,18.30)]s、[1.97(1.67,2.17)]g/L,对照组分别为[17.00(15.90,18.00)]s、[2.21(2.09,2.51)]g/L,观察组TT结果高于对照组,FIB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苯中毒患者凝血功能受损,出现出血倾向,可能与血小板的数量减少与功能受损,毒物损伤肝脏后导致凝血因子生成减少等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