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涉药性行为聚类分析及其对高危性行为的影响

作者:陈晓婷; 蔡宇琪; 甘蓝霞; 侯丰苏; 杨潇; 王晓冬; 郝春; 顾菁; 郝元涛; 曹望楠; 李菁华*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 44(02): 268-275.
DOI:10.3760/cma.j.cn112338-20220722-00651

摘要

目的了解成都市MSM涉药性行为(SDU)特征及应用二阶聚类算法对其行为模式进行分类, 并探索SDU与HIV高危性行为的关联, 为制定预防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依托成都市MSM社会组织开展横断面调查, 通过现场调查和同伴推荐招募MSM, 收集社会人口学、SDU特征、性行为情况、STD诊断史和HIV感染等信息。对7项SDU特征进行二阶聚类分析, 进一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DU聚类模式与高危性行为的关联。结果共调查MSM 727人, 近6个月SDU报告率为39.8%(289/727)。二阶聚类将报告SDU的MSM(SDU-MSM)聚成三类,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三类MSM在月均收入、SDU所使用毒品类型、毒品使用方式、SDU频率、多种毒品或与药品混用、不坚持使用安全套和群交等变量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第三类报告SDU-MSM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是第一类的2.22(95%CI:1.06~4.66)倍;第三类和第二类报告SDU-MSM发生群交的可能性分别是第一类的2.82(95%CI:1.18~6.77)倍和8.78(95%CI:3.42~22.42)倍。结论成都市MSM中SDU报告率超过1/3, 不同SDU-MSM聚类模式与高危性行为相关, SDU频率较高、毒品用量较大和有多种毒品或与药品混用的MSM更容易发生群交和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 增加HIV/STD感染风险, 需加强SDU监测和干预力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