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慕课诞生的初衷是实现资源更好地共享,提高学习者的效率。为了充分体现慕课学习的优势,解决共享意愿不足导致的学习效率低、辍学率高、完成率低等问题,鼓励学习者积极地传播和共享知识,有必要对共享动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共享动机、慕课学习等文献梳理出基于慕课的大学生知识共享动机理论模型,并提出利他愉悦、互惠效应、自我效能、个人需要、主观规范和信任关系分别对慕课学习者知识共享行为有积极影响这6个研究假设。通过对具有慕课学习背景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掌握慕课学习者动机因素中的利他愉悦、互惠效应、自我效能、个人需要、主观规范和信任关系与慕课学习者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明辨对慕课学习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因素。在通过信度检验、效度检验之后,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利他愉悦(Estimate=0.698,p<0.001)与互惠效应(Estimate=0.272,p<0.01)对慕课学习者的知识共享动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H1与H2通过检验。慕课学习者往往基于获得情绪上的快乐与希望得到他人帮助的动机这些原因在慕课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共享;第二,个人需求、主观规范、信任关系与知识共享动机呈正相关,但影响不大,假设H3、H4与H6不成立;第三,自我效能与知识共享动机呈负相关,但影响不大,假设H5不成立。基于研究结果的探讨和反思,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针对利他愉悦对知识共享的正面影响,慕课需要增强学习者交流互动的愉悦感;二是针对互惠效应对知识共享的正面影响,慕课亟须建立互惠奖励机制;三是慕课急需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以促进学习者知识共享的欲望;四是慕课需要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正确的学习引导,以塑造慕课学习的环境;五是慕课需要建立各主体之间的信任纽带,以加强慕课师生或生生间的信任。从增加慕课互动的愉悦感、健全慕课互惠奖励机制、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塑造慕课良好学习氛围、建立慕课主体信任纽带入手,有效地促进知识共享的动机和不断实现知识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