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收集了重庆西部永川区、江津区、合川区、大足区、綦江区、荣昌区、铜梁区、璧山区、潼南区1970—2014年逐年温度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渝西片区近45年来农业气候资源及气候与农业生产力的同步变动关系,揭示了渝西片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提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农业生产趋利避害,真正发挥气象在为农服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渝西片区1970—2014年平均气温呈一致上升的趋势,且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年降雨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但趋势表现不明显;气候生产力整体呈微弱的下降趋势,趋势不明显。气温或者降水量任一要素增加,均能使气候生产力上升,但降水是影响渝西片区气候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过去45年中,不同时期的气候生产力与气候环境共同形成不同的发展特征,表现为"冷湿型"、"暖干型"、"冷干型"3种类型,并依次呈现出逐渐降低的生产力水平。渝西西部的气候生产力对气温的平均敏感程度最高,而北部的气候生产力对降水的平均敏感程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