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足三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排空率、胃窦组织5-羟色胺(5-HT)含量及胃动素(MTL)、胃饥饿素(Ghrelin)、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F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1只SPF级雄性SD幼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7只。模型组、电针组大鼠以0.1%蔗糖碘乙酰胺溶液灌胃叠加改良小平台法制备FD模型。造模结束后,电针组予电针“内关”“足三里”干预,疏密波,频率20 Hz/100 Hz,每次30 min,每日1次,持续7 d。干预前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干预结束后,计算大鼠胃排空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窦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胃窦组织5-HT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窦组织MTL、Ghrelin、SP、VIP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毛发润泽,活动灵敏,饮食量、体质量增加;模型组大鼠精神状态差,毛发无光泽,喜蜷缩,活动度、反应度降低,部分大鼠大便稀溏,胃体明显增大,胃内有食物残留;电针组大鼠精神状态、饮食量、活动度等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改善,胃体较模型组明显缩小,胃内食物残留减少。各组大鼠胃窦组织结构完整,腺体丰富,胃黏膜未见明显炎性反应、水肿等损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下降(P<0.01),5-HT含量升高(P<0.01),MTL、Ghrelin蛋白表达下降(P<0.01),VIP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胃排空率升高(P<0.01),5-HT含量下降(P<0.01),MTL、Ghrelin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内关”“足三里”可有效改善FD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增强胃运动,促进胃排空,从而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胃窦组织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长沙市中医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