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慈溪市儿童4种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和改善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6年慈溪市出生儿童信息及第二类疫苗接种资料。分析百白破-IPV-Hib五联疫苗(DTP-IPV/Hib)、乙脑灭活疫苗(JE-i)、水痘减毒活疫苗(VarV)和B型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的接种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3 360名儿童,接种第二类疫苗30 955人,接种率为92.79%。DTP-IPV/Hib疫苗、JE-i疫苗、VarV疫苗和Hib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9.57%、20.00%、89.60%和1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儿童(OR=1.747,95%CI:1.589~1.920)、2016年出生(OR=2.027,95%CI:1.851~2.220)和郊区(OR=1.787,95%CI:1.640~1.946)是儿童接种第二类疫苗的阻碍因素。结论慈溪市儿童4种第二类疫苗接种率为92.79%,其中DTP-IPV/Hib接种率较低。户籍、出生年份和地区是慈溪市儿童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影响因素。
-
单位浙江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