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钙化囊肿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梅; 孙国文*; 唐恩溢; 张磊; 王铁梅; 林梓桐
来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 36(01): 96-99.
DOI:10.3969/j.issn.1001-3733.2020.01.021

摘要

目的:分析牙源性钙化囊肿(COC)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诊断为牙源性钙化囊性瘤和COC病例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24例),好发年龄10~30岁。上颌骨24例,下颌骨20例,主要位于颌骨前份。其中14例与牙齿相关,主要为尖牙和多生牙。影像学上40例表现为单房型透射影,4例为多房型透射影。病理分型以单纯型(30例,68.18%)和牙瘤型(11例,25.00%)多见。治疗方法,38例行囊肿刮治术,4例开窗减压术,2例颌骨节段性截骨术,经术后2年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无复发。结论:根据病理类型其治疗要点有所不同,囊肿刮治术仍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低,预后较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