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时期,五台山已从最初的佛教道场变成包容多种文化和文学活动的空间。它是皇家道场,承载帝王的统治理念和责任情怀,又是交往空间和私人场域,被士人和僧人视为虔诚寻找的心灵归宿。因之创作出的数百首诗歌兼融佛教思维和时代心态,具有淡泊、隐逸、悲愤、感伤等多重风格,展现出明清时期不同群体的生命感悟与文学表达,以及个体生命在不同人生际遇中的精神面貌与创作选择。研究五台山诗歌,也是考察明清帝王文学与文治理念、士僧交游、佛教与文学关系等问题的微观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