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医学理论、语言体系、通讯手段、书写喜恶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以《黄帝内经素问》为代表的中医典籍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特殊性,通假字、形近字、异体字及讹误字等客观存在给以"忠实原文"为原则的翻译实践活动带来了挑战。准确理解语义,译者须具备一定的训诂意识和知识,通过因形求义、因声求义、因文定义、因理求解等4种训诂基本路径,实现译文在语义和医理两方面全方位忠实地对应原文,从而保证翻译活动的严谨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