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作者:唐尚权; 胡家美; 徐新华; 谭麒麟; 王璐; 董能让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 33(06): 504-507.
DOI:10.16751/j.cnki.2095-4646.2019.06.0504

摘要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腰椎间盘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科行单节段腰椎间盘切除术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共186人,按住院号尾数的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尾数为单数者(A组)96人,术后仅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血栓,尾数为双数者(B组)90人,术后即开始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血栓,术后第3d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2050U,预防静脉血栓。检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2d的血红蛋白含量(HG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Cr)、D-二聚体(D-Dimer),术后3d、12d行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DVT的症状和体征,观察切口情况,是否发生硬膜外出血致神经损伤症状。结果术后3d,两组HGB、PLT、PT、APTT、Fg、ALT、AST、Cr、D-Dimer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血栓形成,但Fg、D-Dimer较术前均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d,B组Fg、D-Dimer明显较A组低(P﹤0.05),且较术后3d明显下降(P﹤0.05),HGB、PLT、PT、APTT、Fg、ALT、AST、Cr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有9例出现静脉血栓,B组有1例出现静脉血栓,均为不全性,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vs 1.1%,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仅B组有4例因皮下注射所致皮下青紫。结论物理预防加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腰椎间盘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安全性高,可以在术后3d开始常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