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匮要略》中的“脓已成,不可下也”与“有脓当下”形成矛盾。文章通过查阅古汉语文献,整理张仲景书中“成”字用法,发现“成”用于名词前多表示“变成、成为”,用于名词后多表示“成熟、肥硕、茂盛”。由此可知,“脓未成”指有脓初起,并非“无脓”;“脓未成/脓已成”区分了痈脓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由此有助于理解张仲景肠痈证治之辨治要点,即:肠痈前期“脓未成”者,治用汤剂,即大黄牡丹汤,以清热为主排脓为辅;后期“脓已成”者,治用散剂,即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祛湿热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