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伴有心房颤动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血管内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3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心房颤动分为心房颤动组97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26例,比较2组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标差异。结果 心房颤动组平均年龄高于非心房颤动组[(73.6±6.9)岁vs(70.9±7.1)岁,P=0.006],发病至穿刺时间短于非心房颤动组[(275.4±94.9)min vs(332.4±188.0)min,P=0.004],2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颅内出血比例高于非心房颤动组(43.3%vs 30.2%,P=0.043),但2组在90 d预后良好、再通良好、症状性颅内出血、90 d内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可能影响血管内治疗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不是血管内治疗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循环闭塞、再通良好是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可能影响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内治疗再通不良、症状性颅内出血是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房颤动不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同时也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高基线NIHSS评分、血管内治疗再通不良、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可能导致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