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 40~74 岁不同年龄段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情况及肠镜检查结局,为调整结直肠癌筛查起始年龄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方法] 收集、 整理 2015—2018 年广州市 40~74岁试点结直肠癌筛查数据,评价和比较 40~74 岁不同年龄段人群高危因素问卷调查(high-risk factor questionnaire,HRFQ)、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和全结肠镜检查的筛查效果。 [结果] 47 176 人参与了筛查,初筛阳性 10 608 人,初筛阳性率 22.49%;40~44 岁、45~49 岁、50~54 岁和 55~74 岁年龄组初筛阳性率分别为 21.91%(365/1 666)、20.87%(569/2 727)、20.80%(1 279/6 149)和 22.92%(8 395/36 634),差异有 统 计学 意义 (P<0.001),其中女性 55~74 岁年龄组初筛阳性率 22.58%(5 025/22 255)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男、女性 FOBT 参与率高年龄组高于 40~44 岁和 45~49 岁年龄组(P<0.001)。 初筛阳性者中,2 867 人参与了肠镜检查,肠镜检查依从率 27.03%(2 867/10 608),其中 40~44 岁(31.23%)、45~49 岁(30.76%)和50~54 岁年龄组(34.09%)肠镜检查依从率高于 55~74 岁年龄组(25.52%)(P<0.001)。 肠镜下发现肠道病变 1 399 例,总体病变检出率 48.80%,非进展性腺瘤、进展性腺瘤、结直肠癌检出率分别为 15.84%(454/2 867)、12.56%(360/2 867)和 2.27%(65/2 867)。 不同年龄组肠道病变、非进展性腺瘤、进展性腺瘤检出率存在差异,男女性均随着年龄增加,肠道病变、非进展性腺瘤、进展性腺瘤检出率增加;45~49 岁年龄组中非进展性腺瘤构成比较高, 为 61.8%;55~74 岁年龄组肠癌检出构成比较高,为 8.1%,但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74,P=0.473)。 [结论] 广州市普通人群 40~44 岁、45~49 岁与 50~74 岁年龄组人群有相似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40~54岁肠镜检查顺应性较好,肠道病变中轻症构成较高。 在对普通人群开展结直肠癌筛查中,可以考虑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至 40 岁或者 45 岁,以获得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