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至民国时期长江上游地区的渔民群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状态。渔民的经济活动以捕鱼为主业,兼业其它。在常规生产过程中有着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与合作,渔业活动体现着较强的家族性质。同时在必要时候也有渔民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助。长江上游渔民生活带有浓厚的以水为生的特点:渔民居住以船为舍,饮食上多有嗜酒的习惯,鱼是主要的菜品,水中的青苔、海菜花等水生植物是日常所食的蔬菜。由于常年的水上作业,渔民的外表体征也有一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