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的自身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受累肢体数量及粗大运动功能得分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后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相关性,探索可能影响SPR后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纳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和康复科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3例。在SPR术后均接受统一标准的康复治疗,并分别在手术前和康复治疗半年后应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然后分析患儿年龄、性别、体重、治疗前GMFM得分及患儿受累肢体数量与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价结果差值的相关性。结果患儿术后半年运动功能提高分值与其年龄呈负相关性(r=-0.30,P<0.01),与性别无相关性(r=0.00,P=1.00),与患儿体重呈负相关性(r=-0.30,P<0.01),与治疗前运动功能水平无相关性(r=-0.20,P>0.05),与患儿受累肢体数量无相关性(r=-0.20,P>0.05)。结论年龄325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SPR术治疗显示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明显;患儿应适当控制体重,以免影响患儿手术后康复疗效;不能应用患儿性别、治疗前运动功能水平及受累肢体数量来预测患儿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研究者将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及多因素研究,以验证当前结论及更全面进行SPR术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