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或不伴Hunner病变的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女性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特点分析

作者:韶云鹏; 张俊杰; 岳德洲; 沈百欣; 薛珺; 丁留成; 陈正森; 卫中庆*
来源: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3, 38(08): 622-626.
DOI:10.13201/j.issn.1001-1420.2023.08.012

摘要

目的:根据间质性膀胱炎伴或不伴Hunner病变的分型,探讨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 cystitis/bladder pain syndrome, IC/BPS)女性患者客观尿动力学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膀胱水扩张和尿动力学检查的604例IC/BPS的女性患者临床资料。IC/BPS患者根据美国泌尿外科指南标准行膀胱水扩张,根据膀胱镜检查中Hunner病变是否存在,将患者分为Hunner病变组和非Hunner病变组。比较2组患者平均排尿次数、平均排尿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Leary-Saint症状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客观指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参数和尿动力学检查参数。结果:604例IC/BPS女性患者中,286例(47.35%)IC/BPS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行膀胱水扩张检查中出现Hunner病变。排尿日记提示,Hunner组IC/BPS患者平均排尿次数较非Hunner组患者更频繁,且平均排尿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动力学检查客观指标提示,Hunner组的初始排尿感、正常排尿感、出现不适膀胱容量、强烈排尿感和最大膀胱容量均显著低于非Hunner组(P<0.05)。ROC曲线结果提示,尿动力学结果中出现不适膀胱容量≤141 mL[曲线下面积(AUC)=0.827,P<0.001]、强烈尿意≤200 mL(AUC=0.867,P<0.001)和最大膀胱容量≤215 mL(AUC=0.867,P<0.001)对诊断存在Hunner病变的IC/BPS患者更有意义。结论:伴或不伴Hunner病变的IC/BPS患者,其主观症状的差异和尿动力学客观指标的差异相一致。

  • 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