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妊娠梅毒治疗情况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湖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已分娩梅毒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孕产史和梅毒感染或治疗情况等信息。根据梅毒感染孕妇孕期抗梅毒治疗情况分为未治疗组、非规范治疗组和规范治疗组,计算3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分析未治疗和非规范治疗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计算调整的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aOR)和95%CI。结果 9 059例梅毒感染孕妇中,未治疗率为13.9%(1 262例),非规范治疗率为31.3%(2 834例),规范治疗率为54.8%(4 963例)。未治疗组、非规范治疗组和规范治疗组梅毒感染孕妇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25.5%(322例)、20.8%(589例)和16.2%(806例),死胎或死产率分别为2.3%(29例)、1.3%(38例)和0.6%(28例),早产率分别为12.6%(159例)、10.5%(297例)和6.0%(299例),低出生体质量率分别占6.4%(81例)、6.2%(175例)和3.3%(162例),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分别为10.9%(138例)、8.4%(237例)和8.0%(399例),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3%(17例)、1.0%(28例)和0.3%(15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9%(24例)、0.9%(25例)和0.9%(46例)。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分别为0.6%(8例)、0.9%(26例)和0.6%(3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2.8%(35例)、1.3%(37例)和1.1%(57例),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分别为2.5%(31例)、2.4%(69例)和0.8%(42例)。与规范治疗组相比,未治疗组发生总不良妊娠结局(aOR=1.73)、死胎或死产(aOR=4.82)、早产(aOR=2.52)、低出生体质量(aOR=1.88)、新生儿死亡(aOR=3.29)、新生儿窒息(aOR=2.42)和出生缺陷(aOR=3.26)的风险增加(均P<0.01);非规范治疗组发生总不良妊娠结局(aOR=1.34)、死胎或死产(aOR=2.54)、早产(aOR=1.98)、低出生体质量(aOR=1.84)、新生儿死亡(aOR=2.49)和新生儿先天梅毒(aOR=1.70)的风险增加(P<0.01或0.05)。结论 妊娠梅毒未治疗或非规范治疗将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需进一步加强梅毒感染孕妇的早期检测和早期治疗,提高规范治疗率,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单位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