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艾司氯胺酮与利多卡因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135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艾司氯胺酮组、利多卡因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艾司氯胺酮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随后以0.25 m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利多卡因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以1.5 m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给予0.9%氯化钠溶液0.25 ml/kg,随后以0.25 m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记录并比较术前(Pre)、术后1 d(POD1)、术后2 d(POD2)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0项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40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患者苏醒期躁动、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在Pre时间点,三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OD1、POD2时间点,利多卡因组及艾司氯胺酮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re时间点,三组患者QoR-40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OD1、POD2时间点,艾司氯胺酮组患者QoR-40量表总分、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心理支持及疼痛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患者QoR-40量表总分、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者情绪状态、心理支持维度评分高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组、艾司氯胺酮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低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静脉输注艾司氯胺酮或利多卡因均可减少鼻内镜手术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改善术后SAS/SDS评分及QoR-40量表评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艾司氯胺酮在情绪状态恢复方面效果比利多卡因更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