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联合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消渴病癃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脾肾阳虚型消渴病癃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加味真武汤联合督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8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的变化情况,以及美国泌尿协会症状指数(AUA-S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7例,对照组失访7例。最终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纳入疗效统计。(2)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66%(26/29),对照组为44.83%(13/29),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86.21%(25/29),对照组为44.83%(13/29),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AUA-S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AUA-S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后,2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膀胱残余尿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后,2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FPG、2hPG、Hb A1c水平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真武汤联合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消渴病癃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