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于《呐喊》中的小说,《彷徨》中"我"大量参与在小说中,出现了《在酒楼上》《孤独者》这样俨然鲁迅在自我对话的篇目,可见"第二次绝望"后,鲁迅更多地转向自身的绝望,进而到达《野草》。那么,从第一次绝望过渡到第二次绝望,小说中的"我"经历了怎样的精神变化,这是否可见鲁迅的精神历程?本章选取《故乡》和《祝福》进行对照分析,同样面对故乡人事,这两次的重回"故乡"之旅,究竟暗含了"我"怎样的精神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