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泥水比ASBR颗粒污泥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作者:董建新; 孙根行*; 王先宝; 田利强; 马琦; 张子昂
来源:应用化工, 2023, 52(03): 701-707.
DOI:10.16581/j.cnki.issn1671-3206.20230221.006

摘要

采用3套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接种厌氧污泥,研究了不同泥水比(4∶6,5∶5,6∶4)R1、R2、R3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及颗粒污泥性质的差异,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表明,3组反应器运行125 d,均培养出成熟的厌氧颗粒污泥,污泥粒径各范围(0.4~0.6,0.6~1.0,1.0~1.4和1.4~1.8 mm)的占比分别为12.5%,29.5%,49.8%,11.5%;10.4%,27.6%,46.4%,10.2%和9.8%,27.3%,40.1%,8.8%,R1培养出的颗粒污泥粒径较大,结构更为致密。扫描电镜发现,污泥菌群均由以丝状菌和杆状菌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球状菌为主的集聚体。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拟杆菌(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丰度较高的菌门;乙酸型产甲烷菌及氢营养型甲烷菌丰度大幅上升,分别由接种污泥时的29.7%和24.7%增长至52.9%,48.9%,52.2%和36.5%,33.8%和29.3%,泥水比较小的R1富集了更多的产甲烷菌,显著提升了甲烷产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