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探讨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免疫指标变化规律。方法前瞻性选取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200例,住院后4~6 d行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治疗,术后随访1年,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疗效,X线检查并测定受伤脊椎Cobb角和椎体高度。观察患者术后早期切口感染情况,将26例感染者纳入感染组,其中浅部感染18例、深部感染8例;从余下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6例纳入未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2例为对照组。采用郭峰法检测红细胞免疫指标(FEER、ATER、DTER、红细胞C3b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7、9、18、19和一氧化氮(NO)、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术后随访1年治疗效果理想,ODI指数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时椎体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Cobb角度明显小于术前(P<0.05);椎体高度和后凸角度较术前得到明显矫正,内固定物取出后矫正程度无明显改变,术后1年与术后即刻椎体高度、Cobb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中深部感染者明显低于浅部感染者(均P<0.05)。感染组患者ILs等促炎因子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中深部感染者明显高于浅部感染者(均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NO、IFN-γ、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中深部感染患明显高于浅部感染者(均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对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保留脊柱运动阶段的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和促炎因子水平改变参与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发展,对其监测有助于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控。
-
单位唐山市工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