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河流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河流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21年6—10月对河流湿地河心区、河滨植被区、灌丛沼泽区以及森林沼泽区的主要温室气体(CH4、CO2、N2O)通量进行观测,对比分析温室气体通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河流湿地不同采样点3种温室气体生长季平均通量都为CH4、CO2、N2O的“源”,且各个采样点CO2通量与N2O通量都呈现出随温度降低而下降的趋势,而CH4通量生长季期间并未发现相似动态变化.经分析,不同采样点生长季平均CH4通量差异显著(p<0.01),作为水陆混合采样点的河滨植被区CH4通量明显高于其他采样点;生长季平均N2O通量差异显著(p<0.05),距离河流水体较远的灌丛沼泽区和森林沼泽区N2O通量高于河心区和河滨植被区;而不同采样点间生长季平均CO2通量并未发现差异性(p>0.05).河心区生长季CH4通量变化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原因可能是因为降雨的稀释与CH4氧化共同作用导致的.除河心区生长季CO2通量变化未发现与气温存在相关性,河滨植被区、灌丛沼泽区、森林沼泽区生长季CO2通量变化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1).河心区生长季N2O通量变化除了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溶解氧(DO)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其他采样点生长季N2O通量变化未发现与环境因素存在相关性.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河流湿地主要温室气体除河心区CH4之外,排放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