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疫苗2种序贯免疫程序不同免疫剂次免疫效果的评估

作者:李彦坤; 陈伟; 丁亚兴; 骆晓艳; 曲江文; 孙静; 高志刚*
来源:职业与健康, 2019, 35(24): 3361-3368.
DOI:10.13329/j.cnki.zyyjk.2019.0901

摘要

目的评估脊髓灰质炎疫苗2种序贯程序下不同剂次的免疫效果,为新免疫策略和免疫程序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7年随机抽取天津市适龄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新生儿128人,分A、B、C 3组,A组42人,B组44人,C组42人。A、B 2组接种1剂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和2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I-O-O),C组接种3剂IPV(I-I-I)。各组研究对象分别于接种疫苗后不同时间点采血,采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抗体检测,并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水平(GMT)进行分析。结果接种1剂次IPV后,A组Ⅰ型、Ⅱ型、Ⅲ型脊髓灰质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69.05%(29人)、71.43%(30人)、71.43%(30人)(P>0.0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62%(41人)、95.24%(40人)、80.95%(34人),3型脊髓灰质炎抗体GM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OPV2或IPV2后,除B组Ⅲ型阳性率为97.73%(43人)外,B组Ⅰ型、Ⅱ型及C组各型阳性率均达到100%,仅Ⅱ型脊髓灰质炎抗体GMT在B、C组间(B组357.42,C组17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I-O-O完成全程接种后,A组各型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率均为100%,3型脊髓灰质炎抗体GMT分别为1 075.05、464.67、786.53(P<0.05)。结论接种1剂次IPV或接种IPV1+OPV2后各型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率未全部达到100%,接种2剂次IPV后各型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率均可达到100%;I-O-O序贯程序可以诱导研究对象产生保护性抗体,但在降低脊髓灰质炎的发生可能性方面,I-I-O序贯程序优于I-O-O。

  • 单位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