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抗心衰颗粒对SD大鼠心衰模型心功能及c-fos、c-myc影响,从而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合理剂量。方法:60只同源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心衰大鼠模型,另以假手术法作为对照,分别以抗心衰颗粒高、中、低剂量和卡托普利(阳性组)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比较大鼠心功能及c-fos、c-myc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各指标出现明显改善(P<0.05),部分指标接近对照组(P>0.05),说明卡托普利对心衰大鼠具有较好治疗效果;抗心衰颗粒高、中剂量组各指标与阳性组接近(P>0.05),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而低剂量组各指标虽然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LVEF、LVEDd、LVMI仍与阳性组和高、中剂量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c-fos、c-myc均高于对照组(P<0.05),阳性组、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c-fos、c-my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低于模型组(P<0.05),但低剂量组c-fos、c-myc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心衰大鼠在高、中剂量时可以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复杂,可能与其抑制心衰大鼠心肌c-fos和c-myc表达、拮抗心肌重构有关。
-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