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诊治的329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术后是否发生HAP分为HAP组(42例)和非HAP组(287例), 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的差异;比较两组术前因素、术中因素、术后因素的差异,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术后H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HAP组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用时、住院时间长于非HAP组[(55.09 ± 8.14)岁比(45.98 ± 8.06)岁、(9.65 ± 0.54) h比(7.43 ± 0.72) h、(332.54 ± 72.65) min比(281.09 ± 78.54) min、(17.13 ± 2.56) d比(15.02 ± 3.09)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颅脑疾病类型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HAP组和非HAP组在是否有肺部病变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与≥ 8分、是否急诊手术、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胃管以及术后是否抬高床头30°~ 45°、是否给予质子泵抑制剂、颅脑外伤与非外伤疾病、有无机械通气、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有无给予糖皮质激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50岁、手术时间>4 h、术前GCS<8分、急诊手术、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是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需要结合年龄、术前GCS评分、急诊后择期手术、手术时间等预估术后HAP风险, 把控风险因素。
-
单位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