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学经典改编电视剧的发展历程,是"经典"以其公共性凝聚一般公众、形成公共领域的过程。1980年代,"经典"内在公共性中的他律因素发挥主要作用,精英知识分子通过改编形成"启蒙性公众领域"的探索,但知识分子突显自我价值的定位,造成"公共性"意义上的不完整;1990年代以来,"经典"内在公共性中的中介因素成为主导,"观众"与"创作者"作为推动更大包容性公共领域的主要动力,形成以功利目标为出发点的"生产性公共领域",是一种伪公共领域式的存在。新世纪以后,通过"经典"对于世俗人性的深刻展现,形成一种个体对于社会深切经验和自我反思的"经验性公共领域"。当下,改编进入自律因素为主的"阐释性公共领域",即通过"经典"艺术价值与阐释共同体的建构,形成理解与交流的公共舆论领域。从经典的公共性到公共性的经典,在中国的文艺语境中,以"经典"文本形成的公共领域与西方公共领域的概念不尽相同,具有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生命力。

  • 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