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被毛在哺乳动物适应性进化过程中执行保温和保护两个重要功能,其形态结构上存在的功能适应性特征因所处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出适应性分化现象,由动物体躯干至四肢末端呈显著的梯度变化。以黑龙江省通河林区黄鼬东北亚种(Mustela sibirica manchurica)冬季雌雄成体各10只完整毛皮对象,研究了背中部、腹中部和后肢下部3个部位的直针毛、披针毛、绒针毛、绒毛,以及后趾部硬毛的被毛性状因子,统计分析表明:通河林区黄鼬相同身体部位4种类型毛的长度和细度指标均为直针毛>披针毛>绒针毛>绒毛,相同部位4种类型毛长度的相关性极显著,直针毛细度与披针毛细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绒针毛细度与绒毛细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这种特征使得被毛在整体结构上为实施保温和保护功能奠定基础;同时,黄鼬被毛各性状的保温功能从背部向后趾部呈递减趋势,而保护功能则呈现递增趋势,被毛形态结构性状上的分化与动物机体异温性充分结合,对于黄鼬适应寒冷的森林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