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菱斑病发病特点、病原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作者:齐若涵; 杨春琳; 李琳; 刘畅; 许秀兰; 刘裕峰; 曾倩; 刘利娟; 刘应高*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1, 49(05): 131-141.
DOI:10.13759/j.cnki.dlxb.2021.05.023

摘要

为了明确由四川新小滴孢腔菌(Neostagonosporella sichuanensis)引起的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菱斑病害的发生特点,以及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性,基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天全县和芦山县32个样地的野外调查结果,选取3个典型的发病林区,统计病害的病情指数变化,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药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2016—2017年定点样地的水竹菱斑病病情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室内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胡萝卜琼脂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6.0,最适光照条件为交替光,最适碳源为乳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平板药剂防效显示,烯肟·戊唑醇的毒力最强,其EC50值为5.64 mg·L-1。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