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20世纪中叶以来德语学界对现代犬儒主义的研究背后,隐藏着19世纪初以来自黑格尔到阿多诺为代表的思想家从现代性批判的角度对犬儒主义问题所做的探索。《拉摩的侄儿》中出场的现代犬儒主义问题从一开始就成为德国哲学的对象;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从精神的自我分裂的角度,探讨了犬儒主义现象的形成机制。此后,马克思立足对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解剖,回答了犬儒主义现象的社会根源,并将之视作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和社会结构的必然。而后,西美尔从货币文化的角度分析了犬儒主义的产生,卢卡奇则以主客体关系的辩证法,剖析了资产阶级意识内在分裂的原因,并指出现代犬儒主义是资本主义崩溃的征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则在分析资本主义全新统治形式的框架下,认为犬儒主义是启蒙的核心计算理性无力承担起道德学说的必然结果。犬儒主义批判构成了现代性批判的关键切入点,而马克思对犬儒主义的批判则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