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升血小板胶囊对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作用及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组、胶囊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用抗血小板抗体于小鼠腹腔内注射,诱导持续性血小板减少成功建立ITP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强的松组、胶囊组分别给予相同体积的强的松溶液、升血小板胶囊溶液灌胃,每日1次,连续8 d。模型维持4周处死动物,计数小鼠外周血小板、骨髓涂片产板巨核细胞,检测小鼠脾脏Tregs细胞构成比、Tregs/CD4值以及小鼠脾脏Tregs细胞Foxp3mRNA表达、Teff细胞IL-2 mRNA表达。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组、胶囊组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00.35±145.39)、(123.33±16.24)、(327.66±73.20)、(577.35±76.94)×109/L,骨髓产板巨核细胞计数分别为(55.05±5.83)、(26.90±2.49)、(66.27±3.58)、(63.45±3.44)个;与模型组比较,胶囊组、强的松组ITP小鼠外周血小板水平升高、产板巨核细胞数增加(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胶囊组、强的松组ITP小鼠脾脏Tregs细胞构成比、Tregs/CD4值、Tregs细胞Foxp3mRNA表达量升高,Teff细胞IL-2 mRNA表达量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升血小板胶囊治疗可以提升ITP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脾脏Tregs细胞构成比例、改善机体免疫监视状态有关。
-
单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