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品种杜鹃花在铅锌采矿废弃地的生态适应性

作者:马红艳; 刘丰硕; 李祖然; 李博; 李天国; 湛方栋; 祖艳群; 何永美*
来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3, 29(04): 970-978.
DOI:10.19675/j.cnki.1006-687x.2022.05041

摘要

矿区植被重建是矿区废弃地修复的常用方法,为筛选出适应于采矿废弃地生长的植物品种,研究引进长势一致的13个品种杜鹃花在兰坪铅锌采矿废弃地开展野外小区试验,分析其生长状况、叶片形态、根际土壤养分与植株重金属含量差异,并以熵值法综合评价其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1)杜鹃花的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品种差异,13个品种中,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以盛春3号、映山红较大,其叶绿素含量分别比最低含量(淡妆)高56.25%、92.5%;生物量地上部增长率以羊踯躅、石岩杜鹃较大,盛春3号、仙鹤的地下部增长率分别为最低增长率(红阳)的27.7、22.5倍.(2)不同品种杜鹃花的重金属全量和累积量均表现为地上部大于地下部,其地上部Cd、Pb、Cu、Zn累积量分别为是地下部的2.0、4.0、1.8、4.0倍;重金属含量高的杜鹃品种其根际土壤的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也较高,其中仙鹤的地上部Cd、Pb、Zn含量分别比平均值高54.9%、152.6%、110.9%,其有效态Cd、Pb、Zn含量分别比平均值高112.4%、31.78%、109.1%.(3)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发现,13个品种杜鹃花的生态适应性综合得分范围为0.29-0.48,其中盛春3号的综合评分最高,羊踯躅、红运来、卧龙1号、石岩杜鹃的综合评分均超过0.4.因此,盛春3号的生长适应性最好,可用做铅锌矿区采矿废弃地植被重建的首选品种.(图9表1参48)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