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径≥15mm食管黏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SD治疗(ESD组,n=198)或EPMR治疗(EPMR组,n=63)的直径≥15mm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ESD组的病灶大小明显大于EPMR组[(3.02±1.13)mm比(2.66±0.95)mm,P<0.05],ESD组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100%(198/198)、96%(190/198)和94%(187/198),EPMR组只有水平切缘能够得到病理学评估(其中2例水平切缘阳性)。近期并发症(大量出血和穿孔)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进一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ESD组4例、EPMR组1例),EPMR组的术后食管狭窄率明显高于ESD组[22.6%(14/62)比6.2(12/194),P<0.05]。除外切缘阳性的10例患者,EPMR组的局部复发率也明显高于ESD组[11.5%(7/61)比3.7%(7/190),P<0.05]。结论对于直径≥15mm的食管黏膜病变,ESD的治疗效果优于EPMR,具有更少的局部复发,而且并发症未相应增加。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