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LH1、hMSH2、hMSH6在中青年散发性胃癌中的表达及对其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鹏; 汪文杰; 李盖天; 李洪涛; 韩晓鹏; 刘宏斌*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4(04): 40-45.
DOI:10.13885/j.issn.1000-2812.2018.04.007

摘要

目的探讨hMLH1、h MSH2、hMSH6在中青年散发性胃癌(SGC)中的表达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SGC术后石蜡标本14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青年SGC中hMLH1、hMSH2、hMSH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错配修复蛋白(MMR)阴性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hMLH1、hMSH2、hMSH6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20.4%(30/147)、 7.5%(11/147)、 6.1%(9/147), MMR总阴性表达率为28.6%(42/147)。MMR阴性表达在p 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MMR阴性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为64.3%(27/42),低于MMR正常组80.9%(85/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MR状态、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SGC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中青年SGC患者MMR阴性表达多见于Ⅲ期、低分化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MMR阴性表达组患者较MMR正常组患者预后差,hMLH1、hMSH2、hMSH6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