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掌握自贡地区人居及周围环境蚊的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变化规律,为蚊类控制及蚊媒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对自贡市蚊类密度进行监测,比较不同种类、不同季节、不同生活环境下蚊密度变化规律。结果 2015-2018年自贡市共布放诱蚊灯640盏,捕获成蚊1科2亚科4属5种,合计3.48万只,雌雄比约为7∶3,主要蚊虫种类有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2015-2018年自贡市蚊平均密度4.53只/(灯·h),整体呈现下降趋势,6-8月为蚊活动高峰期。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其次是农户。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优势蚊种差异明显,城区监测点以致倦库蚊为主,农村监测点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城乡间蚊密度差距逐步减小。不同生活环境(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来源的蚊虫中,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结论此次蚊虫监测基本掌握了自贡市蚊类的种群构成及密度动态,提示应加强对牲畜棚等蚊活动重点场所的蚊类的防控,在5-10月有针对性的开展蚊虫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