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我国古代,“算”指的是一种用竹子制作的计算器具(算筹),“算术”当然也就是指操作这种竹质计算器具的技术,同时,也泛指一切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算术”一词正式出现于《九章算术》中。《九章算术》主要分为九章,包括“方田”“粟米”等,大都是实用的名称。比如“方田”指的是土地的形状,介绍土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属于几何的范围;“粟米”是粮食的代称,讲的是各种粮食间的兑换,主要涉及的是比例,属于算术的范围。在隋唐时期,国家成立了培养天文家和数学家的专门机构—算学,它相当于现在大学里的数学系,教学用书有《孙子算经》《五曹算经》《九章算术》等算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