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高校建设前瞻

作者:林建荣; 刘灵新
来源:建设科技, 2017, (21): 77-79.
DOI:10.16116/j.cnki.jskj.2017.21.024

摘要

论证了海绵高校建设的必要性,高校一般湿地和绿地面积占比大,集雨区相对面积大,改造成本低。但传统雨洪应对策略(形成地表径流后进入排水系统)在台风暴雨天气时存在对排水系统的冲击以及校园内涝等问题,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通过地面、屋顶和水系开发等途径一年可回收约74万m3雨水,足够供园林绿化、洗车或冲厕使用,在有效利用了校园雨水资源的同时也保证了学校教学秩序和师生出行安全;此外,相关设施也可成为教学场所,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的同时也为保护水循环和水资源奠定长效的宣传机制。海绵高校具有成本较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较好的特点,应优先考虑建设。

  • 单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