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井失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李小波; 荣元帅; 刘学利; 彭小龙; 王可可
来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 21(01): 59-115.
DOI: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4.01.014

摘要

塔河油田实施注水替油生产是单井缝洞单元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但是失效井比例逐步增大,极大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在分析该油田注水替油改善开发效果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注水替油井进入失效阶段的主要动态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溶洞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3类储集体注水替油井失效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但整体上裂缝型储集体注水替油井较溶洞型和裂缝—孔洞型更易失效;注水替油井进入失效阶段的主要动态特征为周期含水率快速上升、注水指示曲线斜率明显增大、周期存水率逐渐减小、周期吨油耗水比急剧增大。影响注水替油井失效的主要客观因素为单井储集体类型和注水替油后期的底水入侵;主观因素为周期注水量偏大和阶段焖井时间短导致的周期注采参数不合理。

  • 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