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安徽省禽群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2021年3—11月从12个县(市、区)17个家禽屠宰点和1个农贸市场收集472份喉头气管组织样本,运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诱发家禽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未检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H5、AIV-H7)核酸阳性外,新城疫病毒(NDV)、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禽偏肺病毒(aMPV)均有核酸阳性被检出,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96%、27.54%、1.06%、5.51%;NDV、IBV、aMPV的春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夏季检出病原种类最多;皖南、皖中和皖北区域均有NDV阳性被检出,皖南区域的IBV阳性率最高,皖南、皖中区域均检出aMPV阳性,而ILTV阳性仅在皖北区域被检出;鸡群中的NDV、IBV、ILTV、aMPV阳性率高于鸭群。病毒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占比为86.89%;单一感染中,IBV单一感染占比最高,为66.67%;混合感染中,IBV+NDV和IBV+aMPV双重感染占比较高,分别为45.83%和50.00%,仅检出1份三重感染样本(NDV+IBV+aMPV)。结果表明:安徽省家禽禽流感防控效果较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NDV、IBV、ILTV、a MPV流行,其中IBV最为严重,且这些病原存在一定的季节和区域流行特征。因此,安徽省不同区域应根据不同病原流行特点,采取各有侧重的防控策略,完善疫病监测机制,在重点区域和高发季节加强疫病防控。

  • 单位
    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