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鹅痛风病致病原鹅星状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本试验对山东某养殖场临床典型症状雏鹅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致病性试验。将患病鹅肝、肾等组织病料研磨接种11日龄健康鹅胚,连续传代,收集尿囊液进行鹅星状病毒的RT-PCR鉴定,并利用电镜对病毒粒子的形态进行观察;利用分段扩增法对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进行扩增测序,并与国内外不同宿主源的星状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绘制系统进化树;分离毒株经口接种1日龄健康雏鹅,通过观察动物的临床表现、检测血清中尿酸含量以及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对分离毒株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鹅胚连续传代6次后出现规律性死亡,RT-PCR检测及测序确定其为鹅星状病毒,命名为SD株,电镜观察到直径约30 nm的球状病毒粒子,与星状病毒形态一致;全基因测序发现SD株全长7 128 nt(GenBank登录号:OM937013),具有星状病毒典型的基因组结构,同源性分析显示SD株与鹅源星状病毒同源性在61.2%~98.9%之间,其中与HN03株同源性最高为98.9%,与AHAU3株和AHAU5株同源性为98.7%,而与FLX株的同源性只有61.2%,与除鹅源外禽星状病毒同源性在52.9%~67.5%之间,其中与鸭星状病毒的同源性在61.0%~65.6%之间;系统进化树显示SD株与所有的鹅星状病毒都在禽属星状病毒分支上,且与鸭星状病毒和火鸡星状病毒同源关系较近;致病性试验显示SD株能够复制出典型的临床症状,感染组动物发病率100%,死亡率60%,雏鹅血清中尿酸含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病死雏鹅肝脏、肾脏和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变性,提示SD株应为高致病力毒株。本试验结果可为开发鹅星状病毒的特异性疫苗或精制卵黄抗体等生物制品奠定前期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