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评估其在COPD综合防治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基于信息化网络建立COPD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内容主要包括对COPD的筛查、建立社区 COPD 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对COPD患者进行分级管理等,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为2个环境相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符合COPD入选标准的患者,每组1 000例,对照组社区未建立COPD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仅给予诊断与传统治疗;研究组社区建立COPD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筛查COPD、建立社区 COPD 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对COPD患者进行分级管理等。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COPD急性加重次数、治疗费用、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分析平台建立对COPD的防治效果。结果随访1年,对照组发生COPD急性加重事件578例,研究组发生COPD急性加重事件326例。研究组发生COPD急性加重事件的比例[32.60%(326/1 000)]、急性加重次数[(1.52±0.58)次]、治疗费用[(2 014.21±122.29)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7.80%(578/1 000)、(2.28±2.15)次、(4 201.34±210.25)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4、3.19、21.24,均P<0.05);管理平台建立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mMRC)分级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对照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量(FEV1/FVC)[(60.32±12.31)%]、FEV1预测值[(63.65±9.37)%]、mMRC分级(1.89±1.01)、CAT评分[(18.82±5.35)分]与1年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79、0.87、1.05、0.83,均P>0.05)。研究组FEV1/FVC[(65.27±13.59)%]、FEV1预测值[(68.92±10.67)%]、mMRC分级(1.41±0.72)、CAT评分[(13.24±5.21)]与1年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28、3.39、4.17、5.71,均P<0.05);管理平台建立后,两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1、5.48、2.93、5.68,均P<0.05)。结论 COPD社区综合防治管理平台在COPD综合防治中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降低急性加重频率,减少治疗费用,在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单位
    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