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缺氧及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对钙敏感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夏世辉; 杜明成; 秦廷江; 刘盈贝; 王朝辉; 安永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1(09): 893-897.
DOI:10.13406/j.cnki.cyxb.000823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chronic hypoxia,CH)及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大鼠建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形成差异及对肺动脉钙敏感受体(Ca2+-sensing receptor,Ca SR)表达影响。方法:分别通过CH及MCT诱导大鼠PH模型后检测实验组(缺氧3、7、14、21 d,MCT诱导3、7、14、21 d共8组)及对照(control,CON)组大鼠下列指标:右心导管法测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 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取大鼠肺动脉以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 SR在肺动脉的表达情况情况。结果:CH组(CH 3、7、14、21 d)和MCT(3、7、14、21 d)大鼠m PAP、RVHI与CON组大鼠相比随干预时间延长(3、7、14、21 d)而升高,其中以CH 21d组和MCT 21 d组明显,而CH 21 d大鼠m PAP、RVHI均比MCT 21 d组低(P=0.000);Ca SR m RNA表达在CH组和MCT组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其中在CH 21 d和MCT 21 d的时候最高,均高于CON组(P=0.000,P=0.000),而CH 21 d和MCT 21 d两者相比,MCT 21 d高于CH 21 d组,两者间有差异(P=0.000);在CON组大鼠,CH各组及MCT各组大鼠肺动脉中均检测到Ca SR蛋白的表达,并随着干预时间延长,Ca SR蛋白趋势逐渐升高,以CH 21 d和MCT 21 d明显,而MCT 21 d组高于CH 21 d组。结论:相同时间内MCT诱导大鼠的肺动脉压高于CH建立PH模型,Ca SR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Ca SR参与了PH的形成及发展。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