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联合热量限摄对湿疹模型大鼠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分析。方法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泼尼松组(C组)、限摄组(D组)、中药限摄组(E组)。除A组外,各组大鼠均予2,4-二硝基氯苯(DNCB)造模建立湿疹大鼠模型。各组均在实验造模成功后第2天灌胃给药,A、B组每天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kg,继续原饲料喂养3天; C组每天给予泼尼松片25 m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d灌胃; D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kg,并热量限摄3天,不限饮水;E组每天给予苓桂术甘汤2 mL/kg,并热量限摄3天,不限饮水。观察造模前后及干预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和一般情况,湿疹皮损评分和疗效情况,检测各组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和肠道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分泌情况。结果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体重正常性升高,干预后D、E组较A、B、C组下降(P<0.05)。热量限摄4天后,与B组比较,C、D、E组大鼠皮损评分明显降低,疗效指数升高(P<0.01);C、D、E组右耳肿胀度明显减少(P<0.01)。与C组比较,E组大鼠右耳肿胀度明显增加(P<0.05),抑制率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IFN-γ值明显升高(P<0.05),SIgA水平明显下降(P<0.05);E组IL-4值较B组明显升高(P<0.05),SIgA水平明显下降(P<0.05);D组SIgA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D、E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量限摄可以明显改善湿疹大鼠皮损评分及湿疹皮肤肿胀程度,加用苓桂术甘汤后亦有效,尚不能确定是通过调节机免疫平衡或改善其肠道免疫状态而达到,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