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知识生产创新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所在。中国现代大学属于"后发外生型",在与西方大学对话和交融中,知识生产模式从传统"庙堂型"经历了"实验室型"、"企业型"和"多主体协同型"的变革。中国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形成了独特特征:知识生产嫁接其他国家理念和制度安排的同时,有效解决了文化基因不相匹配的问题,在管理体制、动力系统和内部结构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大学不再是高深知识生产的垄断者,而是与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等知识生产创新主体共同形成了一个"权力场域";大学知识生产更多受行政、市场等外在激励和规范影响,缺少西方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核心价值观做支撑。优化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知识生产创新的路径,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襟准确定位,主动构建起具有分层次的、多样化的中国大学体系;与其他知识生产主体开展实质性合作,形成互补嵌入式关系;兼容并包,避免行政权力和市场力量对学术自由过度干预,坚持"立地"发展,为建立本土化学术体系和自信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贡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