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非龋性牙颈部疾病(non-carious cervical lesions, NCCLs)在不同的缺损形态、修复材料及载荷方向的应力分布,分析不同条件对NCCLs修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健康成人的口腔CBCT,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牙颈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据洞底形态分为锐角、钝角两个大组;每组缺损处分别模拟健康牙体及3种修复材料(玻璃离子水门汀、Z350树脂、Bulk树脂);分别采用4种负荷(正常(牙合)垂直负荷、正常(牙合)侧向负荷、创伤(牙合)垂直负荷、创伤(牙合)侧向负荷),受力大小100 N,分析修复体应力分布。结果不同洞型的情况下,锐角组修复材料应力较集中,应力比钝角组增高;不同修复材料的情况下,在锐角洞底中,玻璃离子较2种树脂材料应力稍低,不同修复材料差异不大;比较不同受力方式,创伤(牙合)状态下修复体材料最大应力值高于正常(牙合),并且侧向负荷比垂直方向负荷对牙颈部缺损处的应力更加集中。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NCCLs修复体的应力随着洞底形态和受力方式的变化而影响,模拟锐利的洞底形态和创伤受力方式均产生NCCLs缺损处修复材料的应力集中,因此修复前锐角洞底应尽量调磨成钝角洞底,修复后及时调整患牙的咬合,有利于减少应力集中。